故射者,进退周还必中礼,内志正,外体直,然后持弓矢审固;持弓矢审固,然后可以言中。此可以观德行矣。因此射箭的人,进退旋转必须符合礼,内心端正,外体正直,然后持弓矢稳固而瞄准无差;持弓矢稳固而瞄准无差,然后才谈得上射中。由此可见通过射礼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德行。
其节,天子以《驺虞》为节,诸侯以《狸首》为节,卿大夫以《采 》为节,士以《采蘩》为节。《驺虞》者,乐官备也。《狸首》者,乐会时也。《采 》者,乐循法也。《采蘩》者,乐不失职也。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,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,卿大夫以循法为节,士以不失职为节。故明乎其节之志,以不失其事,则功成而德行立。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,功成则国安。故曰“射者所以观盛德也”。射礼的音乐节奏:天子以《驺虞》为节奏,诸侯以《狸首》为节奏,卿大夫以《采 》为节奏,士以《采蘩》为节奏。《驺虞》这支乐曲子,表现官职完备的欢乐。《狸首》这支乐曲子,表现按时朝会天子的欢乐,《采 》这支乐曲子,表现遵循法度的欢乐。《采蘩》这支乐曲子,表现不失职守的欢乐。因此天子以表现官职完备的乐曲为节奏,诸侯以表现按时朝会天子的乐曲为节奏,卿大夫以表现遵循法度的乐曲为节奏,士以表现不失职守的乐曲为节奏。所以明白音乐节奏的意义,而对各自的职事没有失误,就可以使政事成功而德行树立。德行树立起来就不会有暴乱的祸害了,政事成功就可以使国家安定。因此说“射礼是用来观察德行是否充盛的”。
是故古者天子,以射选诸侯、卿大夫、士。射者男子之事也,因而饰之以礼乐也。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,以立德行者,莫若射,故圣王务焉。因此古代的天子,用射礼来考察诸侯、卿大夫、士〔的德行和才艺〕。射箭是男子的事,又从而用礼乐来加以修饰。因此做一件事能充分体现礼乐而又可以常做,用以树立德行的,没有比得上射礼的了,所以圣王都致力于这种礼。
是故古者天子之制: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,天子试之于射宫,其容体比于礼,其节比于乐,而中多者,得与于祭;其容体不比于礼,其节不比于乐,而中少者,不得与祭;数与于祭,而君有庆;数不与于祭,而君有让;数有庆而益地,数有让而削地。故曰“射者,射为诸侯也”。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,以习礼乐。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,未之有也。因此古代天子的制度:诸侯每年贡献士给天子,天子在射宫对士进行考试,那些仪容体态符合礼,动作节奏符合乐,而射中次数多的,就能参加祭祀;那些仪容体态不符合礼,动作节奏不符合乐,而射中次数少的,就不得参加祭祀;所贡献的士多次参加祭祀,贡士的国君就能获得褒奖;所贡献的士多次不得参加祭祀,贡士的国君就要遭受谴责;多次获得褒奖的国君就增加封地,多次遭受谴责的国君就要被削地。因此说“射箭的人,是为诸侯而射”。所以诸侯国的君臣都尽心于射,用以演习礼乐。君臣都演习礼乐而〔国家破灭〕君臣出奔流亡的事,还从来没有过。
故《诗》曰 :“曾孙侯氏 ,四正具举 。大夫君子,凡以庶士,小大莫处 ,御于君所。以燕以射,则燕则誉。”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,以习礼乐,则安则誉也。是以天子制之,而诸侯务焉,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,诸侯自为正之具也。《诗》曰:案以下所引乃逸诗。
曾孙侯氏:谓诸侯。因这里所说的诸侯出于王,是王的曾孙也。
四正具举:四正,正爵四行也。四行者,谓献宾、献公、献卿、献大夫。案诸侯之射礼,当先行燕饮之礼(见第节),故有四献之礼。此四献皆正礼所当行,故曰“四正”。又诸侯之燕,是使宰夫为献主,即以宰夫代公(即君)为主人而献酒,故此四献实皆宰夫所行。
小大莫处:言大夫、士等,小之与大,无有任职司而不来者。因此《诗》说:“王的曾孙做诸侯,四杯正酒都献过。卿大夫啊君子们,凡在场的众士们,小官大官无不到,侍奉在这国君处。又燕饮来又射箭,又安乐来又荣耀。”这是说君臣共同尽心于射,以演习礼乐,就又安乐又荣耀。因此天子制定了射礼,而诸侯致力于射礼,这是天子用来抚育诸侯而不动干戈,以及诸侯用来修正自己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