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雅安KTV招聘网 > 雅安热点资讯 > 雅安励志/美文 >  威仪此指威严的仪表风度是西周、春秋时期贵族阶层所要求的君子内

威仪此指威严的仪表风度是西周、春秋时期贵族阶层所要求的君子内

2022-09-28 18:12:31 发布 浏览 440 次

威仪:此指威严的仪表风度,是西周、春秋时期贵族阶层所要求的君子内涵之一。棣棣:雍容娴雅貌。

选:“算”的假借,《说文》:“算,数也。”以上两句是说自己仪容美备,不可胜数。曾运乾《毛诗说》:“上四句言心志坚定,下二句言仪容美备,内外之称其德如此。”

悄悄:忧愁貌。《说文》:“悄,忧也。”

愠(yùn):怨恨。此句探上而言,是说小人成群,令人忧愁。

觏(gòu):同“遘”,遭逢。闵:为“愍”的借字,《说文》:“愍,痛也。”此指令人伤心的中伤陷害之事。

静:仔细。《说文》:“静,寀也。”“寀”,篆文作“审”。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:“惟此诗静字宜用本义,训寀。言为语词。‘静言思之’犹云审思之也。”

寤:睡醒。辟:为“擗(pǐ)”之借字,用手拍胸。有摽(biào):即“摽摽”,拍胸脯的声音。以上两句是说:仔细想想,确实痛苦不堪,睡醒后忍不住要拍击自己的胸脯。

居、诸:语助词。

胡:何,为什么。迭:更迭。微:指隐微无光。《毛诗说》:“言日月至明,胡更迭而微,不照见我之忧思也?”

此句是说:心里忧愁,好像穿着没有洗涤过的脏衣服一样难受。宋人严粲《诗缉》卷三:“我心之忧,如不浣濯其衣,言处乱君之朝,与小人同列,其含垢忍辱如此。”

【品评】 此诗作者为卫国官吏,他既不得志于君,又受群小欺压,幽愤满怀,发而为诗。《诗序》说:“《柏舟》,言仁而不遇也。卫顷公之时,仁人不遇,小人在侧。”

《诗集传》以为此诗为妇人自诉不得于其夫而作,实不可据。不过诗中所提到的“鉴”、“席”、“浣衣”等物事似乎与女子关系更为密切,应该是许多说诗者持守《集传》之说的主要原因。从全诗考察,应是借女子诉说家庭生活中的不幸遭遇,以言政治上的失意。除曾运乾所说“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”不合弃妇身份之外,王文锦《读〈诗经注析〉札记(上)》云:“细味‘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’、‘威仪棣棣,不可选也’、‘忧心悄悄,愠于群小’、‘静言思之,不能奋飞’等诗句,实不像当时妇女的口气、心态。”则诗中所写并非家庭矛盾。也就是说,此诗是以男女关系来比附君臣关系。第一章以男子口吻抒写幽愤之大、之深,难以消释。第二章转换语气,以女子口吻抒写得不到兄弟的理解,实写同姓大臣对自己遭遇的冷漠,自伤怨愤无处诉说;第三章,以石、席为比,说自己不会屈志从俗。第四章痛斥群小的侮辱陷害,点明幽愤之原因。第五章指日月而呼号,将悲愤之情推向高潮。但情绪很快又由激越滑向低沉——面对君王不重用、小人构陷的局面,自己并不能如鸟一样奋翅高飞而去,无可奈何,与开头柏舟的不知所至遥相呼应。宋人李樗说:“欲观诸《柏舟》,当观屈原之《离骚》,其言忧国之将亡彷徨不忍去之辞,使人读之者皆有忧戚之容,知《离骚》则知《柏舟》矣。”(《毛诗李黄集解》卷四)

“知《离骚》而知《柏舟》”说明此诗与《离骚》在内容、情调等方面相通。牛运震《诗志》谈此诗亦曰:“骚愁满纸,语语平心厚道,却自凄婉欲绝,柔媚出幽怨,一部《离骚》之旨都括其内。不能名其孰为哀孰为怨,所以为哀怨之至也。”内容上二者相通;情调上,二者均哀婉幽怨、凄楚动人。表现方法上,《柏舟》以男女比附君臣,实为中国文学“男女君臣之喻”的滥觞。

《柏舟》作者无疑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素养,诗篇开始以泛泛之舟起兴,表现处于幽愤中的作者不知所至,笼罩全篇。下或赋或比,往往以反语出之,辞气虽不锋烈,却正可见诗人之无奈、正直、坚定:“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”,可以饮酒、可以遨游,但并不能消释内心的幽愤之情,足见诗人幽愤之大,及万般无奈;“我心匪鉴,不可以茹”,是正直,是坚持,不愿泯灭是非之心而与世浮沉;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”,仍然是坚持,而这份坚持是以内在德性和外在仪容为依据的,故虽得不到同姓大臣的理解,虽“愠于群小。觏闵既多,受侮不少”,诗人也不放弃,在坚持中又显示出一份孤傲;而“不能奋飞”恰说明本能“奋飞”,只是诗人不愿。这样,一位正直、爱国的诗人也就进入我们的视野。这些品质,我们透过《离骚》,在屈原身上也可看到。故近人唐文治《诗经大义》说:“《离骚》忧愤之作,殆权舆于此。”

绿衣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